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4篇
  免费   993篇
  国内免费   70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71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68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445篇
内科学   2052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389篇
特种医学   434篇
外科学   992篇
综合类   279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52篇
眼科学   339篇
药学   1134篇
  13篇
中国医学   86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894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820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675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681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东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0例痰湿中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医护,观察组同时加用眼针疗法及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于干预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IL-1β、IL-6及TNF-α指标,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及TNF-α干预前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IL-1β、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93.
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阐明其中的细胞和分子病理生理过程.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许多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脑缺血动物模型上发现了大量异常表达的lncRNAs.这些lncRNAs参与促进脑缺血后的细胞凋亡、血管形成、炎症反应和细胞死亡.上述发现可能有助于阐明lncRNAs在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和机制.进一步探究lncRNAs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的功能和机制,可能有助于寻找缺血性卒中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强力止晕汤治疗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强力止晕汤,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头重如裹、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评分和总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程度和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度胆红素异常、胃肠道反应、心慌)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力止晕汤对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减压、降脂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RVA、BA、LV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QOL-74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干预的EPCs移植对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模型,24 h后通过尾静脉移植经PKH26标记的糖尿病EPCs和雌激素干预的糖尿病EPCs。移植3 d后测定各组大鼠脑缺血体积、大鼠行为学变化、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及EPCs的归巢情况。结果 与糖尿病脑缺血大鼠相比,雌激素干预的糖尿病EPCs移植能降低脑缺血体积、改善行为学评分和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及促进EPCs归巢到损伤部位(P<0.05)。结论 雌激素干预的糖尿病EPCs移植,通过促进EPCs归巢和血管新生对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在1 min内静脉推注总药量的10%,剩下的90%在1 h内静脉泵入。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加入生理盐水300 mL,1次/d。两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评分、氧化应激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指标明显升高,而丙二醛(MDA)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Cys-C、TNF-α、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36%,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对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明显,并能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选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应用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文献质量,RevMan 5.3评价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项RCTs,包括患者1 763例患者,试验组(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化学药治疗或常规治疗) 887例、对照组(单用化学药或常规治疗) 8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OR=4.10,95% CI(2.95,5.70),P<0.000 01],在改善全血高切黏度方面[SMD=-0.88,95% CI(-1.30,-0.46),P<0.000 1]、改善全血低切黏度方面[SMD=-1.55,95% CI(-1.84,-1.25),P<0.000 01],在增加基底动脉平均血流流速方面[SMD=1.32,95% CI (0.85,1.78),P<0.000 01],在增加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流速方面[SMD=2.08,95% CI (1.15,3.00),P<0.000 1]/[SMD=2.04,95% CI (1.10,2.98),P<0.000 1];在改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方面[SMD= - 4.18,95% CI(-6.14,-2.21),P<0.000 1]、头晕目眩症状评分方面[SMD=-1.13,95% CI(-1.87,-0.40),P=0.002],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明确为不良反应者10例,症状为皮疹或胃肠道不适。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化学药治疗或常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总有效率、改善血流指标、改善恶心呕吐及头晕目眩症状评分,并且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由于此次纳入的文献中样本量偏小,需采用更多大样本、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方案提高证据质量级别。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在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分类为轻型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小于9分]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期间有无规范使用阿加曲班药物治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方案治疗,即在时间窗内对于符合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患者进行急性期治疗,在非时间窗内就诊的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监控血压、血糖等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即发病48 h内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以5 mL·h-1持续静脉泵入,随后以每天20 mg,分2次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7 d。分别记录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入院与出院NIHSS评分差值,同时记录入院和出院时的改良Rankin(mRS)评分,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性检查并进行TOAST分型。记录住院期间的血小板减少、便血或颅内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但出院时mRS评分良好率(mRS评分为0~2分患者占比)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加曲班可以改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究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血管微循环及缺血侧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0 mg/kg组和丹参多酚酸低、高剂量组(10、25 mg/kg)。制备大鼠中动脉缺血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以及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测脑血流量,鉴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各组大鼠按照分组进行给药,尼莫地平组ig尼莫地平10 mg/kg,丹参多酚酸组ip 10、25 mg/k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连续治疗7 d,1次/d。取脑组织分别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含量测定评估血、脑、脊液屏障结构完整性,免疫荧光染色测量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酚酸25 mg/kg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明显减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且缺血侧CD31相对表达明显减少;伊文思蓝含量以及VEGF与Ang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能够明显促进神经血管微循环重构,加速缺血区血流恢复,最终减轻缺血性卒中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VEGF与Ang1蛋白表达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